
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 16 时,经历 10 月 11 日史诗级暴跌后的山寨币市场,呈现 “主流币企稳反弹、小币种流动性枯竭” 的鲜明修复特征。在比特币回升至 111000 美元关口的带动下,主流山寨币指数较日内低点反弹 2.1%,但中小市值代币仍陷泥潭,24 小时内超 40% 币种跌幅逾 5%,暴露出市场结构性修复的不均衡性。
主流山寨币成为修复主力,展现较强韧性。Solana(SOL)表现尤为突出,日内上涨 4.3% 至 145 美元,24 小时交易量达 89 亿美元,较上周同期增长 32%,其 DeFi 生态锁仓价值回升至 120 亿美元,市场对其现货 ETF 获批的预期持续发酵。XRP 报价 3.31 美元,较暴跌后的低点反弹 18%,虽受创始人 2600 万美元抛压影响,但机构资金在 3.2 美元支撑位持续承接,衍生品未平仓合约增至 9.7 亿美元。Chainlink(LINK)微涨 1.2% 至 18.8 美元,跨链数据服务订单量环比增长 15%,成为机构配置的 “避风港” 品种。
中小市值山寨币则深陷流动性危机。模因币板块遭遇重创,MAGACOIN FINANCE 虽凭借预售热度一度冲高,但日内跌幅收窄至 3%,较暴跌前峰值仍缩水 42%,其政治关联引发的监管担忧持续压制估值。无实质应用的小币种加速归零,据 CoinGecko 数据,24 小时内超 120 种代币跌幅超 20%,部分币种因做市商撤资导致交易深度骤降,出现 “单笔交易滑点超 30%” 的极端情况。这与 Jump 倒台后做市商资源向头部项目倾斜的格局直接相关,小型项目因资金支持断裂沦为 “弃子”。
行情分化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。一方面,191 亿美元爆仓潮后杠杆风险显著释放,机构资金向合规、高流动性品种集中,符合 MiCA 法规的项目获得优先配置;另一方面,USDe 脱锚引发的连锁清算余波未平,币安等平台仍在推进受损用户赔偿,市场对稳定币抵押机制的信任尚未完全修复。此外,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宏观恐慌虽有所缓解,但美国政府停摆风险仍为市场蒙上阴影。
综上,当前山寨最新行情呈现 “冰火两重天” 态势。投资者需警惕中小币种的流动性陷阱,优先关注具备生态支撑与机构背书的主流品种,同时密切跟踪巨鲸成本线防守与宏观政策变化,在修复行情中控制仓位风险。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