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sea 交易所诈骗:伪装套路、资金陷阱与防骗指南

 

Websea 交易所诈骗是 Web3 领域典型的 “伪合规” 骗局,其以 “Web3.0 交易平台”“保本跟单” 为噱头,通过层层伪装诱导投资者入局,仅 2025 年上半年就曝出多起集体亏损事件。对刚接触 Web3 的新手而言,认清其诈骗逻辑,既是资产保护的关键,也是践行 “合规入门” 原则的重要一课。

伪装套路:用 “合规假象” 掩盖诈骗本质

Websea 诈骗团伙最擅长打造 “正规平台” 假象,精准拿捏新手对 “监管资质” 的信任心理。一方面,虚假宣传持牌资质,宣称获得美国 MSB、澳大利亚 ASIC 等监管认证,但经核查,全球主流监管机构均未公示其合规信息,所谓牌照实为伪造或冒用;另一方面,仿冒合规平台界面,盗用知名交易所 Logo、复制 “资金隔离”“安全升级” 等专业表述,甚至发布 “反假冒声明” 混淆视听,让新手误以为是可信赖的 Web3 基建平台。更具迷惑性的是,其专门针对中文用户布局,通过抖音美女主播喊单、伪冒火币客服致电等方式引流,精准锁定缺乏经验的 Web3 入门者。

行骗逻辑:“高收益诱饵 + 收割闭环” 的典型骗局

Websea 的诈骗链条环环相扣,从引流到收割形成完整闭环。第一步以 “保本跟单”“日收益 8%” 为诱饵,虚构带单员盈利神话,宣称 “亏了用保证金赔付”,实则设置 “赚 6 亏 4” 的抽成规则 —— 用户盈利时平台抽走 60% 收益,亏损则以 “系统故障” 搪塞;第二步诱导充值 “平台币 WBS”,炒作 “分红质押” 概念画饼,待大量资金涌入后操纵币价,仅 2025 年 8 月就出现单日腰斩 80% 的暴跌;第三步实施 “提现封锁”,以 “遭遇攻击”“安全升级” 为由暂停提币,小部分用户能取出小额资金制造假象,多数人账户被冻结后联系不上客服,最终平台卷款跑路,完成诈骗闭环。

核心危害:资产清零与法律风险双重打击

参与 Websea 交易所的用户面临 “钱证两空” 的绝境。资产层面,平台充值地址多为临时创建的冷钱包,资金一旦转入即被骗子转移,受害者从几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,且因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性,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偿;法律层面,即便用户不知情,参与这类非法交易也可能卷入犯罪 ——Websea 等诈骗平台常被用于转移涉案资金,用户的充值转账行为可能涉嫌帮信罪,此前已有类似案例中用户被追究刑责。对 Web3 新手而言,若误将此类平台当作 “实践场景”,不仅违背 “合规入门” 原则,更可能付出惨痛代价。

防骗指南:三大原则远离交易所骗局

新手需牢记 Web3 入门的核心防骗逻辑:一是 “查资质先找官方”,通过美国 FinCEN、澳大利亚 ASIC 等监管机构官网核实平台牌照,而非轻信宣传,凡未公示的一律拉黑;二是 “遇高收益直接拒绝”,任何宣称 “保本”“日收益超 5%” 的金融活动均为骗局,Web3 合规应用绝无 “快钱” 机会;三是 “小额测试辨真伪”,若确需接触平台,先充值极小金额测试提币,超过 24 小时不到账或有附加条件的,立即止损远离。

综上,Websea 交易所诈骗是借 Web3 概念行骗的典型案例,其 “伪合规” 伪装极具迷惑性。对新手而言,守护资产安全的关键在于坚守 “合规先行” 的入门原则,远离任何虚拟货币交易平台,将精力聚焦于存证、溯源等合法场景,才能真正避开此类诈骗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