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喵币了”—— 当社交平台频繁出现这样的讨论,背后往往藏着借 “猫咪” 元素包装的虚拟货币骗局。所谓 “喵币” 并非单一币种,而是一类以 “萌系” 为噱头的诈骗工具总称,其通过虚拟养猫、迷因炒作、杀猪盘等多重套路收割资金,相关案例与法律定性早已揭示其非法本质。
“喵币” 最常见的骗局形态是 “虚拟养猫 + 高收益” 的庞氏陷阱。“喵喵” APP 便是典型代表:用户需先购买 “猫粮”(实质为平台发行的虚拟货币,即 “喵币”),再用 “猫粮” 抢购虚拟猫,平台宣称 7 天收益率可达 15.5%,到期自动转卖获利。这种模式看似温情,实则是赤裸裸的资金盘游戏 —— 前期投资者的收益完全依赖新用户投入的 “喵币”,河南万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该平台,在吸引 6000 多人投入数亿元后,直接关闭服务器跑路,多数投资者血本无归。更隐蔽的是,平台会安排 “操盘手” 伪装买家接盘,制造交易繁荣假象,等新人入场减少便立即收网,与 “华登区块狗” 等骗局如出一辙。
另一类 “喵币” 则借迷因币概念炒作,沦为空气币骗局。这类 “喵币” 常模仿 SHIRO 等猫猫主题迷因币的包装,宣称 “社区驱动、可爱社交属性”,通过表情包、短视频在网络传播,吸引猫咪爱好者与投机者入局。但与有公开链上数据的迷因币不同,诈骗类 “喵币” 多无真实区块链技术支撑,仅在虚假平台内显示价格,庄家通过控盘拉涨后集中抛售,导致价格瞬间归零。更有甚者将 “喵币” 与 “AI 养猫游戏” 结合,诱导用户充值解锁权限,本质是变相索要钱款的收割工具。
法律层面,“喵币” 相关行为已构成明确犯罪。“喵喵” APP 骗局中,警方认定其运作模式符合集资诈骗罪特征,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核心成员均被追究刑责;类似案例中,若 “喵币” 交易涉及层级发展,还会触犯传销罪,如 “哥伦布 CAT 虚拟货币” 案中 34 名团伙成员因传销罪获刑。我国法律明确,虚拟货币相关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,参与 “喵币” 交易不仅资金不受保护,若协助转移资金或发展下线,还可能构成帮信罪或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。
在此郑重提醒:“喵币” 的 “萌系” 包装下全是诈骗陷阱,所谓 “高收益”“社交属性” 均为收割诱饵。牢记公安部警示:任何带 “躺赚” 噱头的虚拟货币项目必是骗局。切勿被 “养猫赚钱”“社区热炒” 迷惑,发现 “喵币” 相关骗局立即举报,坚守合规底线方能守护财产安全。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