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羊弟比特币挣了多少?” 这一问题在社交平台偶有讨论,但梳理公开信息可明确:目前无任何权威证据或当事人自述能证实 “小羊弟” 通过比特币获取收益。网络上零星的 “赚百万”“靠比特币起家” 等说法均属未经证实的传闻,而这类传闻的滋生逻辑,恰恰折射出虚拟货币领域借 “网红暴富” 炒作的典型套路 —— 即便抛开传闻真伪,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的严格禁令,早已让 “通过比特币赚钱” 成为法律与财产双重风险的代名词。
首先需厘清核心事实:“小羊弟” 的公开身份与比特币无明确关联。据澎湃新闻报道,被粉丝称为 “小羊弟” 的博主实为抖音账号 “爱理财的小羊” 运营者,其内容聚焦股市分析、炒股盈亏分享等财经领域,因浮夸表现与 “乐子人” 人设积累百万粉丝。其公开活动中,无论是炮轰其他博主的舆论事件,还是直播带货去骨鸡爪的 “退货表演秀”,均未涉及比特币交易、挖矿或相关投资行为。截至 2025 年 9 月,其社交媒体内容、企业关联信息及权威媒体报道中,均无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的记录,所谓 “比特币收益” 纯属无据猜测。
这类传闻的传播,本质是虚拟货币骗局的常见营销手段。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炒作中,“网红靠虚拟货币暴富” 是极具迷惑性的话术 —— 不法分子常借知名博主的流量效应,伪造 “收益截图”“投资经历” 散布传闻,再以 “内部渠道”“跟着网红赚” 为诱饵诱导投资。类似案例早有先例:2025 年台州网警通报的案件中,诈骗团伙就伪造 “博主盈利记录”,诱使王先生投入 10 万元后卷款跑路;公安部网安局破获的骗局也显示,犯罪团伙通过包装 “网红投资案例”,单案骗取资金超 46 万元。对 “小羊弟” 这类有流量基础的博主而言,此类传闻更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,成为吸引受害者入局的 “幌子”。
更关键的是,即便假设传闻存在,“通过比特币赚钱” 在我国也属非法且风险极高的行为。我国十部委早已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,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。历史案例反复印证其风险:2013 年 GBL 比特币平台跑路,卷走 3000 余万元,受害者报案后因交易非法难以立案;2025 年仍有用户因境外平台倒闭损失 50 万元,却无法通过法律追责。更严重的是刑事风险,Plus Token 案中,400 亿元涉案资金以比特币为媒介流转,27 名主犯全部获刑,即便未直接参与诈骗,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也可能触犯帮信罪。
警惕此类传闻陷阱,需把握两个核心认知:一是无实证的网红暴富叙事必藏猫腻,要么是流量炒作,要么是诈骗诱饵,切勿轻信;二是我国法律已彻底否定虚拟货币的合法收益空间,任何 “赚钱” 说法都无法规避交易风险与法律责任。正如公安部网安局强调,以比特币投资为诱饵的全是诈骗,所谓 “收益” 本质是资金击鼓传花的幻象。
综上,小羊弟通过比特币赚钱的传闻缺乏实证支撑,且无论真假,都改变不了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性与高风险性。对公众而言,与其纠结网红的 “未证实收益”,不如牢记:虚拟货币在我国无任何合规空间,远离所有相关炒作与交易,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根本选择。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