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宇晨敢回来中国吗?

 

孙宇晨,这位在加密货币圈掀起过惊涛骇浪的人物,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,而他是否敢回到中国,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话题。

回溯过往,孙宇晨创立的波场项目,早在 2017 年便通过 ICO 完成募资约 4 亿元 。但就在同年 9 月,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,明确禁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,并要求已完成募资的组织和个人做出清退安排。彼时,孙宇晨最初态度强硬,拒不退币,后迫于多方压力才进行清退。除了波场项目,他旗下的 “陪我” APP 也曾因涉黄被新华社点名 。种种过往,都让他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
从法律层面看,若孙宇晨回国,其面临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觑。他涉嫌的非法集资、洗钱、涉黄涉赌等问题,一旦被立案调查,将极有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。早在 2019 年,就有媒体报道称,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小组办公室已就相关问题,建议公安机关对其立案调查。虽然孙宇晨曾在微博上对这些质疑进行过回应,否认非法集资、洗钱等指控,但相关部门若展开深入调查,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。

从其个人行动轨迹分析,自 2019 年以来,孙宇晨大多时间都在境外活动。2019 年 1 月,他现身旧金山与篮球明星科比同台;2021 年 12 月,他成为格林纳达公民,并被委任为该国驻 WTO 代表、特命全权大使。种种迹象表明,他似乎在有意避开国内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。有报道称,自 2018 年 6 月起,监管部门就对孙宇晨下达了边控指令 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》相关规定,若边控未解除,他一旦回国,将无法再次出境。

此外,孙宇晨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也存在纠葛。2023 年 3 月,SEC 起诉孙宇晨及其旗下公司,指控他们出售未注册证券和操纵市场 。在此情况下,他若回到中国,是否会面临中美之间法律协作带来的新变数,也是未知之数。

综合来看,基于复杂的法律风险、边控措施以及国际法律纠纷等因素,孙宇晨现阶段回国面临诸多阻碍,其回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但加密货币行业与相关监管政策都处于动态变化中,未来情况如何发展,仍值得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