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虚拟货币的风云变幻中,v 宝币曾凭借 “区块链 + 社交电商” 的噱头在 2017 年 ICO 热潮中短暂登场,发币价 0.3 元,还在几个小型交易所上线交易,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其发展状况备受关注,许多人不禁发问:v 宝币现在还存在吗?
从主流交易平台来看,像 Binance、OKX、Gate 等大型正规交易所,如今已无法搜索到 v 宝币的交易信息。非小号和 CoinGecko 等专业加密货币数据网站的榜单中,v 宝币早在 2021 年就已消失不见。这表明,在正规的、受广泛认可的虚拟货币交易领域,v 宝币已失去立足之地 。
但 v 宝币并未彻底销声匿迹。有资料显示,它可能改头换面成了雷达币(RADAR)继续存在。2025 年 5 月的数据显示,雷达币价格约为 0.0043 美元,流通总量达 11.62 亿枚,市值排名处于 1661 位,处于加密货币市场的底层位置。在 Meteora 和 Orca 等小型交易所,还能找到雷达币的交易对,不过其成交量波动极大,部分平台日成交额仅几万美元,流动性极差。而且,v 宝币相关的官网和交易平台仍在运营,只是用户反馈登录不稳定 。
深入探究 v 宝币的过往,会发现其劣迹斑斑。它曾采用拉人头返利模式,被央视列为非法组织。从技术层面看,尽管项目方自称基于 RTXP 协议构建,但技术圈对此质疑不断,指出其代码存在伪造情况,与比特币、Ripple 等正规区块链项目毫无关系。在论坛和社区中,仍有部分投资者执着于 v 宝币,有人宣称 “V 宝币是世界统一货币的雏形”,但这类言论充斥着传销话术的味道,尤其是涉及 “每天自动发新币”“发展下线拿提成” 等机制,更是传销的典型特征。此外,v 宝币交易还存在延迟提现现象,有人提现需等待 72 小时,这也符合庞氏骗局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老投资者收益的特征 。
从合法性角度审视,早在 2017 年 v 宝币就被央视列为非法集资项目,2025 年仍有警方提醒其传销本质。在中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参与 v 宝币或雷达币交易,不仅面临资金损失风险,还可能触犯法律。
v 宝币如今虽未完全消失,但已沦为高风险投资标的。普通投资者务必认清其传销本质,远离 v 宝币及可能与之相关的雷达币交易,避免财产受损和法律风险。在虚拟货币投资领域,选择合法、合规、受监管的项目才是稳健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