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资产的浪潮中,NFT(非同质化代币)以独特姿态吸引大量关注。有人在 NFT 市场一夜暴富,也有人血本无归,不禁让人疑惑,NFT 到底赚的谁的钱?
早期进入市场的投资者,是 NFT 盈利的第一批受益者。以 “无聊猿” NFT 为例,在项目初期,其单个售价仅 0.08 以太币(约合 1449 元人民币)。一些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的投资者,在此时大量买入。随着项目热度飙升,“无聊猿” 价格水涨船高,部分稀有属性的 “无聊猿” 在二级市场成交价高达数百万美元。这些早期投资者在低价囤积后高价抛售,赚的是后来入场者的资金。新投资者基于对 NFT 未来增值的预期,以高价接手,期望在后续价格上涨中获利,却可能成为 “接盘侠”。
NFT 创作者也是重要的获利方。当创作者将作品铸造成 NFT 并在市场发售,购买者直接支付的费用便成为创作者的收入。如数字艺术家 Beeple,其 NFT 作品《Everydays: the First 5000 Days》以 6900 万美元(约合 4.4 亿元人民币)落槌。此外,许多 NFT 项目设置了版税机制,每次 NFT 在二级市场交易,创作者都能按一定比例获得分成。这意味着,只要作品持续受到市场追捧、交易活跃,创作者就能不断从后续交易中获利,其收益主要源于整个交易链条中买家支付的资金。
NFT 交易平台同样赚得盆满钵满。全球最大的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,每笔交易收取 2.5% 的佣金。2022 年年初,OpenSea 仅半个月的交易额就高达 27 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 170 亿元),平台收入达 6750 万美元。平台为 NFT 交易提供场所与技术支持,从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中抽取佣金,其盈利来自所有在平台进行交易的用户。
还有一种特殊情况,部分人通过操纵市场获利。一些有资金实力的玩家,可能联合起来制造市场假象。他们通过自买自卖、哄抬价格等手段,营造出某 NFT 项目火爆、价格持续上涨的假象,吸引普通投资者跟风买入。待价格被炒高,这些操纵者便抛售手中 NFT,赚取差价,而普通投资者则可能因价格暴跌遭受损失,他们赚取的正是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投入的资金。
NFT 市场盈利来源复杂,涉及早期投资者、创作者、交易平台,甚至存在市场操纵者。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市场中,投资者务必保持理性,深入研究项目价值,谨慎入场,避免成为他人盈利的 “垫脚石”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