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 币在中国合法吗?深入剖析其法律现状

 

在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下,虚拟货币市场鱼龙混杂,Pi 币作为其中备受瞩目的一员,其在中国的合法性问题引发广泛关注。想要明晰 Pi 币在国内的法律地位,需紧密结合现行法规政策进行解读。

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在 2021 年 9 月 15 日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中,明确划定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的 “红线”。该通知强调,比特币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不具备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严禁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。同时,将虚拟货币兑换、为交易提供撮合服务等相关业务,一概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,坚决依法取缔。Pi 币作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,自然也被纳入这一监管范畴。

从货币发行角度看,我国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,唯一合法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。Pi 币并非由央行发行,与人民币不存在法定兑换关系,不具备法偿性,无法在国内市场承担货币职能。例如,日常生活中,消费者无法使用 Pi 币进行商品购买、支付服务费用,商家也不能将其作为收款形式,其在货币流通环节缺乏合法性基础。

在交易层面,参与 Pi 币交易面临诸多法律风险。任何法人、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 Pi 币及相关衍生品,若违背公序良俗,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,由此产生的损失需自行承担。若此类投资涉嫌破坏金融秩序、危害金融安全,还将面临相关部门依法查处。现实中,已有多地网警发布风险提示,指出 “Pi 币免费挖矿” 背后可能隐藏着倒卖用户个人信息、骗取钱财等诈骗行为,部分宣传 Pi 币交易并以 “推荐返利” 诱导用户发展下线的模式,已构成典型传销特征,严重扰乱金融秩序,涉嫌违法犯罪。

此外,从行业规范看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、中国银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,积极倡导和督促会员单位抵制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。一旦发现会员单位涉及 Pi 币等虚拟货币业务,将依照自律管理规定予以惩戒,进一步彰显行业对 Pi 币交易的否定态度。

综上所述,Pi 币在中国不具备合法性。无论是货币属性、交易行为,还是行业规范层面,都与我国现行法规政策相悖。投资者务必保持警惕,认清 Pi 币投资交易的法律风险,避免参与此类非法金融活动,保护自身财产安全,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