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密货币市场的持续发展中,哇塞币(WASA)以其独特模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。它自称是全球首发的新型 DeFi 的 MeMe 代币,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加密货币领域闯出一片天地。
从运作模式来看,哇塞币有一套看似独特的机制。它发行 100 亿枚,所有代币打入底池,通过 SWAP 合约购买,利用 xy=k 函数的恒定乘积法则来调控价格,一定程度上杜绝拉高插针归零套利的风险 。在投资额度方面,每个钱包地址每次只能用 0.05 - 0.5bnb 进行排队购买,且人数被合约限制,后续会根据市场发展调整投资额度 。配上哇塞币后,有严格的卖出规定,例如在升级版规则中,首发当日上涨 50% 即停盘,等老人卖出后新人才能买进,配上币后 24 小时解锁可自由卖出,48 小时之内必须卖出,超过 48 小时开始销毁 。在另一种规则下,自 2025 年 6 月 24 日起,恢复老哇塞币每日涨幅至 10%,以配币时间为基准,7 天后可卖出,解锁后 24 小时内必须卖出,超时触发反向销毁机制 。
哇塞币宣称的亮点不少。其所有币量全部加入流动性,有全链合约执行、预约功能、托底资金以及自动拉盘机制,还号称由各大社区强强联手打造 DEFI 新生态模型和玩法 。项目方强调自带流动性、复投率高、粘性强,能分享流水并快速打造共识度 。并且提到如果当天涨幅达不到相应比例,触发当天没有卖出的币打入黑洞销毁,以此拉升币价,营造只涨不跌的预期 。
然而,深入剖析后,哇塞币存在诸多风险。从收益模式看,其宣扬的 “7 天翻倍”“低投入高回报” 等,与庞氏骗局特征相似,依靠新投资者的资金来支付早期投资者的回报,一旦新资金供应不足,整个体系将迅速崩塌 。在交易规则上,虽然有复杂的限制与机制,但这些规则可能被项目方暗中操控。例如所谓的销毁机制,缺乏透明的监督体系,项目方完全可以在幕后操作,在合适时机利用规则收割投资者资金 。从市场环境角度,虚拟货币交易在全球多数地区,包括中国,不受法律保护 。在中国,虚拟货币兑换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撮合服务等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参与虚拟货币交易需自行承担损失 。
哇塞币看似有着创新模式与诱人收益,但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。投资者在面对这类新兴加密货币时,务必保持高度警惕,深入研究其项目实质,谨慎做出投资决策,切勿被表面的高收益所迷惑,避免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