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币圈合约交易的高风险世界里,穿仓是令投资者闻之色变的词汇。要搞清楚币圈合约穿仓是否会欠钱,得先了解什么是穿仓。简单来说,穿仓就是当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时,投资者的账户权益不仅亏光了保证金,还出现了负数,导致其亏损超过了原本投入的资金。
以比特币合约交易为例,假设投资者以 1000 美元作为保证金,使用 10 倍杠杆做多比特币,相当于动用了 10000 美元的资金来交易。若维持保证金率设定为 10%,那么维持保证金就是 1000 美元。当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,投资者账户损失超过 900 美元,账户权益低于维持保证金时,理论上就会触发强制平仓。但在极端行情下,市场价格可能瞬间大幅跳水,导致交易所来不及按照正常价格平仓,平仓价格远低于投资者的爆仓价,这就使得投资者不仅亏掉了 1000 美元保证金,还倒欠交易所一笔钱,这就是穿仓的典型情况 。
从实际案例来看,2020 年 3 月 12 日币市暴跌时,币圈出现了大规模爆仓现象。AICoin 数据显示,当晚有 20 亿美元资金爆仓 。部分交易所因币价剧烈波动,无法及时为用户平仓,出现穿仓情况,平台自身资产受损。一些平台为弥补损失,采取了 “穿仓补救” 机制,如币安的机制是优先让赚钱最多的大户补钱,OKEx 的机制则是全体盈利用户均摊 。这意味着,在穿仓发生时,即使是盈利的用户,也可能被波及,需要承担一定损失。而对于爆仓穿仓的投资者而言,他们大概率会面临债务问题。
在法律层面,虽然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在各国存在差异,但从部分司法判例来看,涉及加密货币交易的债务纠纷,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定。例如,国内曾有比特币委托理财纠纷案件,受托人加杠杆操作导致爆仓亏损,双方后续协商赔偿事宜,法院在判决时认可了双方关于赔偿的欠条效力 。这表明,在币圈合约交易中,如果因为穿仓导致投资者对交易所或其他交易对手方产生债务,在一定条件下,这种债务关系可能会受到法律约束。